工業冷水機作為維持關鍵設備,其制冷系統的穩定運行至關重要。當空氣進入制冷系統時,會顯著降低制冷效率,增加能耗,甚至引發設備故障。面對這一問題,需理性分析其產生原因,并采取科學有效的解決措施。
空氣進入制冷系統會帶來諸多危害。首先,空氣屬于不凝性氣體,在制冷系統中無法像制冷劑一樣在冷凝器中液化,會占據冷凝器的有效換熱空間,導致冷凝壓力升高。據測試,制冷系統中混入 1% 的空氣,冷凝壓力可升高約 10% - 15%,進而使壓縮機排氣溫度上升,增加壓縮機負荷,降低制冷量。其次,空氣的存在會加劇系統內的腐蝕,與制冷劑、潤滑油發生化學反應,生成酸性物質,腐蝕金屬部件,縮短設備使用壽命。此外,還會導致制冷系統運行不穩定,出現異常噪音和振動。
空氣進入制冷系統主要有幾個途徑。設備安裝或維修過程中,若抽真空不徹底,殘留的空氣會滯留在系統內;制冷系統密封部件老化,如密封墊片、O 型圈等出現裂紋或變硬,導致外界空氣滲入;制冷劑泄漏后,系統內壓力降低,也會將空氣吸入。此外,頻繁開啟制冷系統的閥門,操作不當同樣可能引入空氣。
檢測制冷系統是否混入空氣可采用多種方法。觀察壓力表是最直觀的方式,若冷凝器中的壓力明顯高于正常運行時的壓力,且排氣溫度升高,可能存在空氣混入。也可通過測量冷凝液溫度,若冷凝液溫度與冷凝壓力對應的飽和溫度差值超過 5℃,則需懷疑系統中有不凝性氣體。此外,使用專用的氣體分析儀,能夠精準檢測系統內空氣等不凝性氣體的含量。
當確定制冷系統中有空氣進入后,需及時進行處理。很常用的方法是停機排放空氣,關閉制冷系統的壓縮機,待系統壓力穩定后,緩慢打開冷凝器頂部的放氣閥,排放空氣。排放時要注意安全,避免制冷劑泄漏,可將排出氣體通入裝有水的容器中,若水面產生大量氣泡,說明仍有空氣排出,直至水面氣泡明顯減少。排放完成后,需重新對系統進行抽真空處理,確保系統內殘留空氣含量符合要求。同時,全面檢查系統的密封部件,更換老化、損壞的密封件,防止空氣再次進入。此外,定期對制冷系統進行維護保養,規范操作流程,可有效預防空氣進入問題。
工業冷水機制冷系統中空氣的進入會對設備運行產生嚴重影響。通過科學檢測、及時處理和有效預防,可保障制冷系統的正常運行,提高工業冷水機的工作效率和使用壽命。